丹麦奥尔堡大学qs世界排名 著名大学世界排名
来源:火种教育
时间:2024-11-21 05:37:53
本文目录一览:
qs世界建筑学专业排名
2022年世界大学建筑学qs排名汇总:
1、巴特莱特建筑学院 | 伦敦大学学院 / 英国
2、麻省理工学院 (MIT) / 美国
3、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 荷兰
4、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 瑞士
5、哈佛大学 / 美国
6、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CB) / 美国
7、剑桥大学 / 英国
8、新加坡国立大学 (NUS) / 新加坡
9、曼彻斯特建筑学院 / 英国
10、清华大学 / 中国
11、米兰理工大学 / 意大利
12、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EPFL)/ 瑞士
13、香港大学 (HKU) / 香港
14、哥伦比亚大学 / 美国
15、悉尼大学 / 澳大利亚
16、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 美国
17、墨尔本大学 / 澳大利亚
18、同济大学 / 中国
19、东京大学 / 日本
20、香港理工大学 / 香港
21、谢菲尔德大学 / 英国
22、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 澳大利亚
23、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 瑞典
24、佐治亚理工学院 (GEORGIA TECH) / 美国
25、慕尼黑理工大学 / 德国
25、新南威尔士大学 (UNSW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
27、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 加拿大
28、康奈尔大学 / 美国
29、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 / 西班牙
30、斯坦福大学 / 美国
31、密歇根大学 / 美国
32、柏林工业大学 / 德国
33、首尔国立大学 / 韩国
34、天主教大学 / 智利
35、德克萨西大学奥斯汀分校 / 美国
36、普林斯顿大学 / 美国
37、卡迪夫大学 / 英国
38、都灵理工大学 / 意大利
39、京都大学 / 日本
39、多伦多大学 / 加拿大
41、马德里理工大学 / 西班牙
42、阿尔托大学 / 芬兰
42、宾夕法尼亚大学 / 美国
44、圣保罗大学 / 巴西
45、麦吉尔大学 / 加拿大
46、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 瑞典
47、伊利诺里大学香槟分校 / 美国
48、耶鲁大学 / 美国
49、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 / 墨西哥
50、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
52、奥尔堡大学 / 丹麦
53、卡内基梅隆大学 / 美国
54、香港城市大学 / 香港
55、科廷大学 / 澳大利亚
56、埃因霍芬理工大学 / 荷兰
57、汉阳大学 / 韩国
58、伊利诺伊理工学院 / 美国
59、鲁汶大学 / 比利时
60、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 德国
61、韩国大学 / 韩国
62、拉夫堡大学 / 英国
63、隆德大学 / 瑞典
64、莫纳什大学 / 澳大利亚
65、纽卡斯尔大学 / 英国
66、挪威科学技术大学 / 挪威
67、牛津布鲁克斯大学 / 英国
68、宾州州立大学 / 美国
69、昆士兰科技大学 / 澳大利亚
70、亚琛工业大学 / 德国
71、多特蒙德工业大学 / 德国
72、维也纳科技大学 / 奥地利
73、德克萨斯A&M大学 / 美国
74、香港中文大学 / 香港
75、奥克兰大学 / 新西兰
76、昆士兰大学 / 澳大利亚
77、天津大学 / 中国
78、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UBA)/ 阿根廷
79、智利大学 / 智利
80、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 / 巴西
81、IUAV威尼斯大学 / 意大利
82、斯图加特大学 / 德国
83、蒙特利尔大学 / 加拿大
84、马来西亚理科大学(USM) / 马来西亚
85、马来西亚科技大学 / 马来西亚
86、巴斯大学 / 英国
87、开普敦大学 / 南非
88、爱丁堡大学 / 英国
89、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 (UIC) / 美国
90、里斯本大学 / 葡萄牙
91、利物浦大学 / 英国
92、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UON)/ 澳大利亚
93、波尔图大学 / 葡萄牙
94、雷丁大学 / 英国
95、索尔福德大学 / 英国
96、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 美国
97、悉尼科技大学 / 澳大利亚
98、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 / 美国
99、早稻田大学 / 日本
100、延世大学 / 韩国
美国大学建筑学专业排名
美国国内没有专门的建筑学专业的排名,不过可以看QS的世界排名。2016QS建筑学世界大学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学校英文名 国家
1 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美国
2 伦敦大学学院 UCL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英国
3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CB) 美国
4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荷兰
5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美国
6 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英国
7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ETH Zurich -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瑞士
8 清华大学 Tsinghua University 中国
9 新加坡国立大学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新加坡
10 曼彻斯特建筑学院 Manchester School of Architecture 英国
11 香港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
12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美国
13 东京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日本
14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美国
15 米兰理工大学 Politecnico di Milano 意大利
16 香港理工大学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香港
17 悉尼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澳大利亚
18 墨尔本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澳大利亚
19 新南威尔士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UNSW Australia) 澳大利亚
20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美国
21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 瑞士
22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中国
23 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美国
24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瑞典
25 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美国
25 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美国
27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加拿大
28 佐治亚理工学院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
29 智利天主大学 Pontificia Universidad Católica de Chile (UC) 智利
29 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 Universitat Politècnica de Catalunya 西班牙
31 首尔国立大学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韩国
32 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美国
33 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加拿大
34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美国
35 卡迪夫大学 Cardiff University 英国
36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RMIT University 澳大利亚
37 埃因霍温理工大学 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荷兰
37 谢菲尔德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英国
37 圣保罗大学 Universidade de São Paulo 巴西
40 慕尼黑工业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德国
41 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美国
42 京都大学 Kyoto University 日本
43 昆士兰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澳大利亚
44 奥克兰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新西兰
45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University of Michigan 美国
46 索尔福德大学 University of Salford 英国
47 卡耐基梅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美国
47 纽卡斯尔大学(澳洲) 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Australia (UoN) 澳大利亚
49 鲁汶大学(荷语) KU Leuven 比利时
50 都灵理工大学 Politecnico di Torino 意大利
51-100 奥尔堡大学 Aalborg University 丹麦
51-100 阿尔托大学 Aalto University 芬兰
51-100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美国
51-100 查尔姆斯工业大学 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瑞典
51-100 香港城市大学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
51-100 科廷大学 Curtin University 澳大利亚
51-100 格里菲斯大学 Griffith University 澳大利亚
51-100 汉阳大学 Hanyang University 韩国
51-100 高丽大学 Korea University 韩国
51-100 隆德大学 Lund University 瑞典
51-100 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加拿大
51-100 莫纳什大学 Monash University 澳大利亚
51-100 南京大学 Nanjing University 中国
51-100 国立成功大学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NCKU) 台湾
51-100 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 (NYU) 美国
51-100 纽卡斯尔大学(英国) Newcastle University 英国
51-100 挪威科技大学 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挪威
51-100 牛津布鲁克斯大学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英国
51-100 宾州州立大学公园分校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美国
51-100 马德里理工大学 Politécnica de Madrid 西班牙
51-100 昆士兰科技大学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QUT) 澳大利亚
51-100 亚琛工业大学 RWTH Aachen University 德国
51-100 上海交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中国
51-100 东南大学 Southeast University 中国
51-100 成均馆大学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SKKU) 韩国
51-100 柏林工业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德国
51-100 多特蒙德工业大学 TU Dortmund University 德国
51-100 德州农工大学 Texas A&M University 美国
51-100 香港中文大学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香港
51-100 诺丁汉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英国
51-100 天津大学 Tianjin University 中国
51-100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 Universidad de Buenos Aires (UBA) 阿根廷
51-100 智利大学 Universidad de Chile 智利
51-100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 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México (UNAM) 墨西哥
51-100 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 Universidade Federal do Rio de Janeiro 巴西
51-100 蒙特利尔大学 Université de Montréal 加拿大
51-100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 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 (UKM) 马来西亚
51-100 马来亚大学 Universiti Malaya (UM) 马来西亚
51-100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 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 (USM) 马来西亚
51-100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 Universiti Teknologi Malaysia 马来西亚
51-100 巴斯大学 University of Bath 英国
51-100 开普敦大学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南非
51-100 爱丁堡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英国
51-100 佛罗里达大学 University of Florida 美国
51-100 利物浦大学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英国
51-100 南澳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澳大利亚
51-100 南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美国
51-100 华盛顿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美国
51-100 滑铁卢大学 University of Waterloo 加拿大
51-100 弗吉尼亚理工学院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美国 参考资料: %E5%BB%BA%E7%AD%91%E5%AD%A6%E6%8E%92%E5%90%8D
著名大学世界排名
著名大学世界排名如下:英国大学排名前100的一共有8所,分别是: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布里斯托大学,分别位列第3、第7、第15、第23、第31、第33、第51位和64位。(2020年)
以下是瑞士大学的排名信息:
荷兰作为欧洲教育强国,共有9所大学跻身世界200强,具体排名如下:乌特勒支大学排名第49、格罗宁根大学排名第65、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排名第68、莱顿大学排名第82(排名前100)。
排名第101-200之间:内梅亨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瓦格宁根大学。排名第201-300之间: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排名第301-600之间: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屯特大学与蒂尔堡大学。
德国作为欧洲教育大国,是欧洲大陆国家上榜大学最多的国家,共有30所大学跻身世界500强,具体排名如下:海德堡大学排名第47;慕尼黑大学排名第52;慕尼黑工业大学排名第57;波恩大学排名第70(世界排名前100)。
哥廷根大学、法兰克福大学、弗莱堡大学排名第101-150名之间;科隆大学、明斯特大学、图宾根大学排名第151-200名之间。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亚琛工业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杜塞尔多夫大学、纽伦堡大学、汉堡大学、基尔大学、莱比锡大学、美因茨大学、乌尔姆大学和维尔茨堡大学排名第201-300名之间。
汉诺威医学院、柏林工业大学、鲁尔-波鸿大学、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耶拿大学、斯图加特大学排名第301-400之间;哈勒-维滕贝格大学、康斯坦茨大学与波茨坦大学排名第401-500之间。
法国作为欧洲大国,这次共有21所大学跻身世界500强,35所大学排名世界前1000。
这次排名中,新近合并而成的几所大学都取得了不错的排名:包括由巴黎四大与巴黎六大合并而成的索邦大学,这次排名世界第44位;由原马赛一大、马赛二大与马赛三大合并而成的艾克斯-马赛大学,由原格勒诺布尔一大、二大、三大合并而成的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由原斯特拉斯堡一大、二大、三大合并而成的斯特拉斯堡大学,都排名在世界第101-200之间。
以下是法国大学的具体排名:索邦大学排名第44;巴黎十一大排名第37;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排名79;马赛大学、格勒诺布尔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与巴黎第七大学排名第101-150之间;蒙彼利埃大学大学与巴黎第五大学排名第151-200之间。
里昂第一大学、波尔多大学、图卢兹第一大学、图卢兹第三大学排名第201-300名之间;里昂高等师范学院、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巴黎工业物理化学学校、巴黎第九大学、里尔大学、洛林大学排名第301-400之间;巴黎高等矿业学院、凡尔赛大学排名第401-500之间。
今年的排名中,根特大学全球排名第66,连续六年蝉联比利时大学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是荷兰语鲁汶大学,全球排名第85位。
下面是入围世界500强的比利时大学:北欧五国,每个国家都有几所世界知名的大学,比如瑞典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每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评选机构)、乌普萨拉大学、隆德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皇家理工大学、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哥德堡大学、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瑞典农业大学等。
芬兰的赫尔辛基大学与阿尔托大学等,挪威的奥斯陆大学、卑尔根大学与挪威科技大学等,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奥尔胡斯大学、丹麦技术大学与奥尔堡大学等,冰岛的冰岛大学等,这些大学都是各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前200甚至前100的常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每个国家都有哪些大学入围了世界500强:瑞典,共有11所大学入围世界500强。卡罗林斯卡学院排名第38;乌普萨拉大学排名第62;斯德哥尔摩大学排名第73;隆德大学、哥德堡大学排名第101-200之间。
皇家理工大学排名在第201-300之间;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瑞典农业大学、林雪平大学排名在第301-400之间;于默奥大学与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排名在第401-500之间。
丹麦,共5所大学入围世界500强。哥本哈根大学排名第26;奥胡斯大学排名第60;丹麦科技大学排名第101-200之间;奥尔堡大学排名在第201-300之间;南丹麦大学排名在301-400之间。
芬兰,共有4所大学入围世界前500。赫尔辛基大学排名第63;阿尔托大学、奥卢大学、图尔库大学排名第301-400之间;东芬兰大学排名在第401-500之间;于韦斯屈莱大学与坦佩雷大学排名在501-600之间。
挪威,共有3所大学上榜世界500强。奥斯陆大学排名第59;挪威科技大学排名第101-200之间;卑尔根大学排名在第301-400之间;挪威生命科技大学与特罗姆瑟大学排名世界第601-700之间。
意大利大学成绩斐然,共有16所大学跻身世界500强,在欧洲大陆国家中,仅次于德国和法国,以下是意大利大学的具体排名:罗马第一大学、米兰大学和比萨大学排名第101-200之间;米兰理工大学、博洛尼亚大学、佛罗伦萨大学、帕多瓦大学、都灵大学排名第201-300之间。
那不勒斯菲里德里克第二大学、帕维亚大学排名在第301-400名之间;圣心天主教大学、巴萨高等师范学院、热那亚大学、米兰比可卡大学、佩鲁贾大学和特兰托大学排名第401-500之间。
奥地利共有12所大学上榜,其中维也纳大学排名第101-200之间,维也纳医科大学与因斯布鲁克大学排名在第201-300之间;维也纳工业大学排名在301-400之间;因斯布鲁克医科大学与卡尔·弗朗岑斯格拉茨大学排名在401-500之间;格拉茨医科大学、格拉茨技术大学、林茨大学、维也纳兽医大学、克拉根福大学、萨尔茨堡大学排名在601-1000之间。
在2019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中,西班牙大学共有38所大学上榜,这一成绩在欧洲排名第5,仅次于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以下是排名全球TOP500的西班牙大学名单:
巴塞罗那大学排名第101-200之间;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格拉纳达大学、瓦伦西亚大学排名第201-300之间;马德里自治大学与庞培法布拉大学排名第301-400之间;马德里理工大学、奥维耶多大学、塞维利亚大学、巴利阿里群岛大学、巴斯克大学、萨拉戈萨大学排名第401-500之间。
爱尔兰有5所大学上榜,圣三一学院排名第151-200之间,都柏林大学排名在301-400之间,科克大学排名在401-500之间,高威大学与利莫瑞克大学排名在501-700之间。
香港与新加坡虽然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人口合计1000万左右,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但就是这两个“弹丸”之地,诞生了华人经济与教育的奇迹,下面我们来看看两地的大学世界排名信息:中国香港地区共有6所高校上榜。其中香港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排名全球101-150之间。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排名全球201-300之间;浸会大学与香港教育大学排名全球第701-800之间。注:香港的大学在ARWU学术排行榜上的排名,与在泰晤士、QS排行榜上的排名差距较大!
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第67,南洋理工大学排名并列第73。
中国内地大学:2020年的排名中,中国内地大学排名获得了大幅提升,共有58所大学拍世界排名前500,其中4所大学排名前100:清华大学排名第43,北京大学排名第53,浙江大学排名第70,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82,显示了中国大学快速提升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以上就是丹麦奥尔堡大学qs世界排名 著名大学世界排名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火种教育。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邮箱:37899260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