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商业学校有综合高中吗?

今天火种教育小编整理了上海市商业学校有综合高中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上海市商业学校有综合高中吗?

综合高中优化设置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组成员:程 燕 周 敏 杨咏梅 王建华
执笔:程 燕
[摘 要]本课题从综合高中面临瓶颈的背景入手,分析综合高中的办学现状,并结合教学实践的探索,就我校综合高中进一步办出特色提出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综合高中 研究背景 现状分析 对策措施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文化基础课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我校于2003年起开办综合高中,一则有利于学校招生工作的开展;二来也是探索一条学生升学及就业的新途径。本课题拟通过对我校综合高中现状及教学实践的探讨与分析,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以期进一步选择合适的课程与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高中的教学质量。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基于哲学的思考。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肤浅到深刻地不断发展的。随着03及04级两届综合高中学生的毕业,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基本的办学方向,更发现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有利于我们重新审视教学模式,拾遗补缺,切实提高综合高中的办学质量,在探索中发展、前进。
2、基于政策的思考。
综合高中是兼顾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双重任务的教育形式。它既有别于以升学教育为主的普通高中,又有别于以就业预备教育为主的中职,其培养目标具有任务的双重性。因此,探讨综合高中各年级课程及教育模式的设置,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减负增效”,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它能充分地因材施教,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使综合高中的设置的优势真正显示出来。
3、基于现状的思考。
我校综合高中创办至今已经有4年的历史,但办学思路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在综合高中课程的设置、办学模式上与普通高中基本相同,这未能有效地利用综合高中的办学优势,也为高三年级的后续工作留下隐患。目前综合高中学生只有一条升学通道,但从教学实践来看,并不是非常适合综合高中学生的实际,造成了教师教学困难、学习难度和强度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情况。部分学生在升学无望的情况下,极度厌学;而部分家长也错误地认为学生读了高中,升学是唯一通道,造成了学校与学生压力加大。因此我校综合高中的设置模式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有关综合高中的现状分析
(一)学校的课程设置分析
我校综合高中三年主要学习高中文化课程与普通高中相同: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理化、史地、信息科技均采用高中教材、高中课程标准,第三年凡达到高中毕业要求的学生可取得高中文凭,并参加当年高考,录取者进入高校学习。落榜者可选择在本校复读;也可回中专参加专业学习,毕业后参加三校生高考或推荐就业。
(二)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
1、学生整体水准情况
商校综合高中的学生在区里的定位相当于“第三集团”,即市重点、区重点、普通高中以下,与民办高中接近的水准。
以04年级为例:全年级158人,入校时只有1名学生排名在全区2500名以内,分布在3500名以内的约为20%,其余均在3800-5400名范围中。闸北区每年的升学率约为80%,按照这样的比例,全区约有3800多人有升学的机会。参照这个比例,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到:以同学的入学成绩,我们约有60名左右的学生有升入大学学习的机会,其余同学如果在高中三年中不努力学习的话,都有可能成为被淘汰的对象。
2、学生主观意识方面的倾向
(1)感觉学习比较繁琐、枯燥,难以过关。对于原先初中基础薄弱、学习不太感兴趣、悟性不算太高的学生而言,与初中相比,高中课程均有明显的加深,进入综合高中后思想方面的畏难、久挫而导致对学习的厌倦是显而易见的。而薄弱与加深之间的反差凸现,就成为他们提高学习成绩的极大障碍。或不想学,或学不进,长此以往,信心殆尽。这部分学生差不多占了绝大多数的比例。
(2)无须花更多的功夫,成绩基本过关,学习比较轻松。对于自身要求不高、基础一般却相对记忆力较强、悟性稍高的学生而言,他们大多数的学习纯粹是为了家长、为了老师,有一定的学习的要求,但自觉性极差,不愿吃苦耐劳,当学习的付出和偷懒安逸发生矛盾时,他们会全然忘却那一点点目标,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这少部分学生就是所谓脑子活络但不要读书的一类,浪费了稀有的一点天赋,甚是可惜。
(3)反正有退路,混混再说。综合高中有它办学上的优势,但有时这也会成为有些学生赖以偷工减料的理由。三年考不上也不用像民办高中一样就要走上社会,还能再到中专混,抱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学生根本就无视自身将被淘汰的处境,毫无破釜沉舟的勇气,首先从意志上就垮了。原本在招生时的“双保险”,此时却凸现出它的尴尬。
3、学生学习行为及习惯分析
因为综合高中的学生主观意识上的种种倾向,继而就可以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相当的却又是非常致命的陋习:
(1)不善于思考。
不同于重点中学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我们综合高中的学生很多都是在初中阶段被老师忽略的学生,不像尖子生被老师关注,也不像分流生被老师侧目,很多人是在老师心目中可有可无的一类。之所以如此,与学生缺少相应的思维能力有很大关系,相当多的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他们习惯于接受,不习惯质疑;他们习惯于模仿,不习惯于创造;他们习惯于机械性的记忆,不习惯理解性的发挥。在初中阶段,学习内容相对简单,多次重复,他们成绩落后但还不至于“一泻千里”。升上高中后,思考方式还因循守旧有限的学习能力,就很难维持其学习成绩了。
(2)害怕吃苦受累。
人都是有惰性的,区别在于有的人分得清主次,搞得清状况。我们很多同学却是无来由的乐观,全然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抛到脑后,怕背古文、怕记单词、怕沉下心来凝神做题、怕晚上睡晚了自己疲倦,这一个一个的“怕”字的背后折射的是意志力的薄弱、是刻苦精神的缺失。就像一场艰苦的战役,没有战略上对敌人的藐视,没有战术上对敌人的重视,没有战争中忘我的奋斗,怎么可能吹响胜利的冲锋号呢?
(3)无法统筹安排。
这可能也是不可回避的客观存在,高中阶段繁多的课程,层进的要求,相当的同学无法合理安排时间,兼顾各门学科的进程,往往是顾头不顾脚,顾了这一门落了那一门,所以老师也很无奈,甚至还要表示同情,有些同学主观上确实努力了,但能力欠缺,可谓心有余力不足。特别是那些“跛脚”的同学,有的课程绝对薄弱,而且越来越呈下降趋势,积重难返,形成恶性循环。
(三)学生家庭因素的影响分析
很多学生进校后,想当然地以为进了综合高中好像迟早就能进大学,这种错误的想法在很多家长头脑中也是普遍存在,表现在:
1、越俎代庖。
家长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厢情愿地代子女报考综合高中,抱着不报白不报的想法。这类孩子或者在初中就是习惯较差的学生,一旦考上,家长原本的“额头碰上天花板”的喜悦即刻又化作对子女不切实际的要求,“反正考上高中了,当然要奔大学而去”;或者就是中考中的临界学生,家长以患得患失的心态填了综合高中保底,一旦考上,内心又很不甘,觉得丢脸,更希望在高考中打一个翻身仗,殊不知万物都有其客观规律,光有愿望和决心毫无意义。
以04级学生选科比例为例:(年级人数:156人/05-06学年;153人/06-07学年)
表一:
准备报考本科人数 06年第一学期初次征求意向 06年第二学期分班意向 07年第一学期调整意向 07年第二学期调整意向 正式填报高考志愿
人数(个) 133 98 78 61 50
比例(%) 85.3 62.8 51.0 39.9 32.7
从报考本科人数的直线下降的图表,可以深刻地反映家长的这种思想倾向。
2、家教失控。
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有了明确的目标,就应学生、老师、家长三力合一,但事实上相当部分学生的家长基于自身接受教育程度及思想认识水平的限制,无法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抵消学校教育效果甚至形成反作用力。如:家中找不到一份报刊杂志;穿着睡衣、拖鞋参加家长会,随身却不带纸笔;不教孩子心怀感恩,而是“大义凛然”地指责老师花钱乱订资料;认为大专、高职不是大学,“进这种学校等于送钞票养老师”……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让人苦笑胸闷。还有部分家长与子女经历了初中阶段的“较量”之后,已完全失去权威,家里早已形成了“子女至上”的格局,家长只有寄厚望于学校与老师,家庭教育形同虚设。
(四)学校的指导思想分析
“综合高中”受到一些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主要是这种办学模式比较符合有就读高中愿望,但也不排斥可能就业学生的实际。随着近年来生源数量的不断萎缩,综合高中的办学更要利用资源,办出特色。如果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把综合高中等同于普通高中;或者只是把其作为完成中职招生指标的筹码,势必会造成现实与理想的脱节,劳命伤财,无法达到最佳的实施效果。
三、提高办学成效的对策措施
通过对信息技术学校等一些综合高中的了解,结合我校综合高中的发展实际,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讨论,一致认为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并实施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敦促各方面思想意识上的改变
1、家长成才意识的改变。
在学生进校之初,就应该在学生及家长中广泛宣传,认清自我,准确定位。避免学生在与中专学生的比较中产生错觉,拥有所谓的优越感。现实是残酷的,尤其是对那些实力欠缺却又自命不凡、眼高手低的同学,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事实上,与其仅凭热情就挤上高考的独木桥,不如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更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选择。如04级李某同学,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果断地做出了去中专继续学习的决定,因为这个学生头脑灵活,但自觉性较差,无法坐定下来花时间精力啃书本、做题目,而且经家访得知其家境也很不如意。经过学生、家长、老师三方慎重考虑后决定,他转到了国际商务专业,短短的时间就适应了中专的教学,是班里的尖子生,运动场上常常可见他活跃的身影,学期末还获得了年度奖学金,现在正准备实习呢!谁说中专就不能成才呢?让学生和家长明白:即使进了综合高中,也不意味着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完全可以审时度势,重新选择。在掌握专业技能之后,如果还想深造,可参加三校生高考;或者先承担责任,推荐就业,同时业余时间读成人高校。南湖高级中学去年毕业现在一家日资企业就业的小郑,是在高二分流进入“综合报关班”的,她算了一笔帐:分流读中职就业,比上大学多4年工作经历,而高中三年学业完成后就可报考成人高校,现在她已是上海财大金融系二年级学生了。
2、老师育才观念的改变。
商校综合高中的老师基本都来自普教系统,都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严格的管理理念,这也是这两年来商校综合高中在区里颇受好评的重要原因。由于长期以来的务实观念,老师也总会忘记综合高中学生的现状,常常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希望拼尽自己的全力,让这些学生能更上一层楼,而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又常令人备受打击。学校的外聘老师经常会感叹:商校的综合高中的老师都太敬业了,学生有现在的成绩完全都是老师一点点抓出来的。其实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老师也应该明确学生的定位,对症下药,找准着力点,以输送专科生为首选目标,抓住70%的基础内容,反复操练,加深印象,给学生也给自己更大的空间。
3、学校培养目标的改变。
在全社会关心职业及时教育的大背景下,综合高中这种在职业教育中加强文化基础课学习,以市场需求、服务社会为培养方向,具有升学预备和就业预备双重功能的新型办学模式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应坚持在普职渗透中采取措施,多一点“综合”的味道,拓宽学生的选择面和适应性,丰富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齐头并进。特别是在二期课改的前提下面临生源萎缩的严峻挑战,更应办出商校综合高中的特色,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每一位学生打造一片适宜的天地。本着这样的理念,学校各部门应通力协作,“综高”“中专”不分家,在学校形成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真正将综合高中的资源优势落到实处。
(二)明确各年级的达成目标
在思想上统一认识之后,应该着重将工作细化。首先就是让学生、家长都要清楚综合高中的分层目标,严明赏罚。以此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自我约束,对自己的将来负责。
1、高一年级应该成为一个影响去留的分水岭。
高中不是稳进大学的保险箱,特别是综合高中。闸北区教育局每年都有对各个年级的质量监控,参考区里的定位排名,结合学生的平时状态,基本在高一学期末对是否能完成高中学业应心中有数。因为一般情况而言,学生在刚到新环境时都希望有一个崭新的面貌,无论是初中阶段学习困难者还是自认为中考未能理想发挥者,都会展现出一个最佳的风貌,想要证明“我能行”,这是共同的向上趋善心理。而在这种状态下的学习最能反映学生的整体能力,对于那些学习相对困难,或在行为习惯上并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只是满足家长意愿勉强就读的学生,可让学生及家长及时调整目标,及时分流。
2、高二应是持续观察阶段。
这一阶段基本应对那些本科苗子重点关注。因为在熟悉了综合高中的基本情况后,较多学生会进入低迷状态,繁重的学习负担令人难以喘息,而高三的冲刺阶段尚未到来,在这种状态下的学习最能反映学生的意志品质,学习习惯良好又能保持平稳状态的要给予“加餐”,在保证专科升学的基本前提下,给学有余力又勤勉努力者以更多的机会;同时对后继乏力者继续分流。提优汰劣同时进行。
3、高三的冲刺阶段目标毫无疑问。
根据“第三集团”的等第,应保证大多数同学的专科目标,同时及时把握政策,抓住机会。如06年、07年相继组织的高职高专自主招生考试,对于那些临界学生以及力不从心的学生无疑是绝佳选择。参照模拟考的等第,参考班主任的意见,恰当地填报志愿,不失为一条继续深造的捷径。
(三)因地制宜,整合资源
除了正常的升学途径,要多角度全方位地挖掘办学潜力,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成才舞台。利用学校现有的老师和学生资源,在05级组织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成立商校的管弦乐团,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提高了商校的知名度,成为对外交流的平台,最重要的是拓宽了这部分学生升学途径;利用学校形象设计专业的师资,开设美术兴趣小组,及早发现一些有美术专长的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也能提高升学的本科率;近期基础部又在筹划开办“三校生”高复班,学生分流后不愿推荐就业的亦可利用商校基础部的雄厚师资力量在第四年成就“大学梦”。不断地尝试创新,希望借助商业学校这个国家级重点中专的各方面的优势力量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发挥潜力,获得成功!
(四)落实切实可行的分流措施
有些学生和家长觉得进了高中就是考大学,甚至片面地认为:“专科读了没意思,总归要读本科”,愿望虽好,却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主观态度的重要性。为帮助学生少走弯路,学校要结合学生历年区统考及定位考的情况,结合明确可行的分流措施,让学生抛开侥幸,切合实际。
以04级学生三年的学习成绩历年分档表为例:
表二:
等第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D1 D2 D3 E 合计
中考入学成绩分布(人) 1 3 14 20 33 34 32 2 18 161
区同类学生成绩分布(人) 550 550 568 550 564 515 407 360 335 256 291 251 278 5475
05年区统考成绩分布(人) 1 9 7 5 27 16 20 20 18 18 14 0 155
区同类学生成绩分布(人) 559 560 554 551 596 524 415 396 319 278 284 290 276 5602
06年区统考成绩分布(人) 2 2 10 12 23 24 21 20 12 17 12 155
区同类学生成绩分布(人) 639 585 548 584 489 523 410 400 337 287 306 248 257 5613
07年区定位考成绩分布(人) 1 3 1 9 14 20 19 15 20 10 12 10 1 135
再以03级学生中考入学成绩与统考成绩分档对照为例:
表三:
等第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D1 D2 D3 E 合计
中考入学成绩分布(人) 1 5 12 31 27 37 57 5 175
04年区统考成绩分布(人) 1 4 17 14 28 19 37 12 18 15 9 174
05年区统考成绩分布(人) 1 1 7 15 11 21 24 19 20 28 19 6 173
06年区统考成绩分布(人) 1 5 5 6 12 8 9 3 3 14 86
06年区定位考成绩分布(人) 1 1 7 14 19 24 26 21 23 21 15 172
1、数据统计:
(1)学习基础比较薄弱
学生入校时成绩分布在3500名以内的约为20%,其余大部分分布在C2、C3、D1、D2范围中,还有18人为E档。闸北区每年的升学率约为80%左右,按照这样的比例,全区约有4380多人有升学的机会。而以同学的入学成绩,我们约有近2/3的学生是在全区的后20%,反映出学生的起点确实不高。
(2)入学情况与05年抽测情况对比分析
从对照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尽管04级学生入学时的中考成绩,按照闸北区控制教学质量的分档标准,成绩档均处在不利地位,但经过一年的学习,在老师与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成绩有所上升,进入A、B档的学生们从入学时的6名,上升到49名,C档以上学生由84名为上升为105人。前550名中有1名,前1500名的有9人,前2000名的有12人。前3000名以内的有27人,共计人数49人,这部分同学是有考本科希望;进入前3000-3800名有36人,有进入专科的希望;临界学生20名,即3800-3900名的学生。总之,约105人有上大学的希望。
(3)入学情况与06年、07年抽测情况对比
进入A、B档的学生们从入学时的6名,分别上升到26名、48名,C档以上学生由84名分别上升为94人、102人。相对于入学情况来看,同学们还是有一定的进步。
2、状态分析
(1)临近升学仍普遍存在的问题。基础薄弱点很多,综合做题能力较差,学习上不善于自己纠错总结;知识面比较狭窄,知识点欠缺仍很多;上课注意力虽然集中,但不善利用零碎时间,闲散事比较多;深入研究思考少,主动学习质疑少,学习被动,不爱动脑、动手。学习不注重科学方法,不能及时落实复习、巩固提高;有时易灰心,战胜困难的勇气不足;部分学生学风不正,需要进一步端正学风等等。
(2)03届06年的区定位考(本科班)B3档之上人数与06年高考实际上榜人数(除艺术类)相差不多,也就意味着虽然有很多同学希望拼搏一番,但事实上闸北区控制教学质量的等第标准确实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心比天高”并无很大用处。而06年的定位考的等第人数也表明:高考情况会有一点落差,与考试环境、学生心理因素不无关系,所以本科上榜人数(B3档之上)减少一些,落榜人数(E档)增加一些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据此,应在各年级按学生实际情况逐步分流,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以期各得其所、各尽其才。分流可具体操作如下:
(1)高一阶段的中专分流。学习一年以后不适应的可转入中专,插入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班就读,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补上一年级的专业课,考出专业证书,跟上进度。
(2)高二、高三的中专分流。读完高二分流的同学应降一级插班就读;至于高三原则上不主张中专分流,因为即使降一级插班就读也很难保证在两年中能读好考出其他同学四年的专业,考出所有的证书。
(3)健全升留级制度。根据《上海市中小学生学期管理规定》第七章第二十八条:中学生学年总评不及格学科在4门及以下的,经补考后,语文、数学、外语学科中有2门不及格;或语文、数学、外语中有1门不及格,其他学科有2门不及格;或不及格学科达4门的。可予以留级。如学生确实无法胜任综合高中的学习,不能勉强升级,从长远考虑,对学生不利。
留级学生可选择在综合高中或本校中专继续学习,以此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自我约束,对自己的将来负责。
(4)对已取得高中文凭但未考取大学的学生,可借鉴信息技术学校的作法,学校不再为落榜生专门开设高中课程。因为除了那些发挥失常的考生,很多失利的考生不只是能力问题,更重要的是态度问题。学生可选择在新高三复读后以历届生的身份参加下一年的高考;也可助其参加第二年的“三校生”高考,经历了高中三年的磨砺,即使秋季高考落榜,其相应文化课的基础也会高于普通三校生,成功的希望很大。06届毕业的俞某某同学高考落榜,在04级复读了半年,下半学期参加“三校生”高复班,结果在07年的“三校生”高考中一举考上了本科,令人开怀不已。
综上所述,综合高中的独特性在于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统一在一起了,因此,培养目标应该是多元性的、教育任务是双重性的、课程设置应该具有综合性和丰富性,商校的综合高中更应办出特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构筑综合高中学生的多通道的成才途径。

上海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

已经在上海大学求学接近四年的准毕业生来回答一波哈哈。

上海大学作为作为一所综合性重点大学,不仅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历史上也涌现了非常多的著名校友。

答者现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延长校区北门有两幢大楼都属于“易居”, 易居 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排名前十的轻资产房企,而其 创始人兼董事长周忻 就是毕业于上海大学的杰出校友,于2016年获评“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现在还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上海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会长。

延长校区校区是定位于环上大影视基地的核心,有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其中上海电影学院的 郭敬明 、上海美术学院的 陈逸飞 都在各自专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还是很有名气的。

另外,作为以上海市命名的大学,上海大学走出了许多上海知名的政界人士,例如 原上海市党委副书记、市长徐匡迪,现任上海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尹弘等

当然上海大学也培养了非常多的优秀学者,如 两院院士 中有著名神经生物学家、生理学家 杨雄里 ;著名有机化学家 林国强 、著名产业用纺织材料及复合材料专家 孙晋良 、著名冶金专家 干勇 等等都曾在上海大学求学。

谢谢阅读啦~

上海私立中学排名

1、宋庆龄学校

宋庆龄学校的综合得分在私立小学和私立初中的排名中名列前茅。作为一所一贯的学校,宋庆龄学校拥有最好的教师。

上海宋庆龄学校成立于2008年,由中国福利研究所全资拥有。它位于上海赵翔的一个有特色的住宅区。学校50%以上的中高级职称和60%的国内教师来自上海著名大学。他们在中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上海中学 等任教。学校选择具有国际教师资格的外籍教师来负责国际部的课程和教学。各种兴趣特点和语文都是由中国一流的高级优秀教师讲授的。

2、世界外语中学

世外桃源中学最大的优点是它的课程和教材的使用。此外,世外桃源中学的考试成绩也是全市最高的。

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 成立于1996年,2005年成为 均瑶集团 成员。它是上海最受欢迎的中学之一,特色鲜明,学生气质好。外语特色教学强调外语的工具性、人文性和交际性。学校编制了自己的英语 教学大纲 ,引进了原创教材,采用小班教学,聘请了优秀的外籍教师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积极营造外语氛围。

3、平和双语学校

学校下设小学部( 1—5年级)、初中部(6—9年级)、IB高中部(10—12年级)和国际课程实验部,小学生一年级六岁入学。学校成立于1996年9月1日,具有接收外国学生资格,面向全市招生,现有学生自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加拿大、新加坡、英国、等15个国家以及 港台 的学生。

学校位于上海浦东金桥碧云国际社区内,环境优雅,设施齐全,上海交响乐团和学校合作成立“平和艺术中心”设在教学大楼内。

4、包玉刚实验学校

包玉刚实验学校刚刚被选为《胡润国际学校排行榜》的第一名。在私立小学的排名中,小学也可以排在第五位。综合实力很强,学校硬件是最高标准,美国和美国战壕里,美国和中国都缺少包玉刚实验学校的教师。包玉刚实验学校是一所充满感情的学校。它坚持自己的理念,特别是“ 素质教育 ”的主张,体现了它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华宇中学

经济实力雄厚的华晶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已有140多年历史的上海中学于1999年6月共同创办的全日制民办初中,是上海中学的初中教学基地和德育基地。

以上,就是火种教育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上海市商业学校有综合高中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邮箱:3789926014@qq.com

上一篇:青浦平和双语学校怎么样

下一篇:合肥2022年中考录取分数线 临汾2022年中考录取分数线

国际学校

热门简章

更多

预约看校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派专人与您联系!
--请选择--
提交信息

在线答疑

更多

马可波罗国际教育学校招生阶段有哪些?

马可波罗国际教育学校有国际初中部、国际高中部。同学们可以参考一分钟看校详细参考。

马可波罗国际教育学校国际高中的招生对象是?

目前,马可波罗国际教育学校国际高中的招生对象是高中在读学生。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均可报读马可波罗国际教育学校国际高中。

申请马可波罗国际教育学校国际高中需要考核吗?

马可波罗国际教育学校国际高中需要考核,考核由马可波罗国际教育学校组织,包括笔试与面试。

马可波罗国际教育学校国际高中班级是如何设置的?

马可波罗国际教育学校每班约15人,师生比达1:3,中外教比例约1:1,每位学生都有一位学习导师,就个人学业规划、学习方式、学业疑问等接受指导。

马可波罗国际教育学校国际高中需要学习哪些课程?

马可波罗国际教育学校国际高中设置的课程有:英语语言、其他外语、世界历史、生物、语文、体育、戏剧选修、音乐选修等。课程丰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哪些学生可以报考马可波罗国际教育学校国际初中?

报名马可波罗国际教育学校国际初中者,需是初中在读学生。欢迎各位感兴趣的同学们报考马可波罗国际教育学校国际初中

马可波罗国际教育学校校园环境如何?

教学区建筑面积6300多平方米,有图书馆、标准化的实验室、音乐教室、星空地理教室、中外文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专用教室;活动区有400米跑道田径场、室内网球场、室内体育馆;生活区有标准餐厅及美式风格标间式公寓,是一所现代化、数字化学校。

马可波罗国际教育学校都开设了哪些课程?

马可波罗国际教育学校开设了语言、科学、数学、社会科学、文学、人文艺术、体育健康等罗格斯科校课程,以及相关大学先修AP课程。除了这些,学校好开设了Lower  Secondary、IGCSE、A-level等英国剑桥课程。

马可波罗国际教育学校有什么优势特色?

马可波罗国际教育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美高课程与浸泡式学习、实行选课与走班制、采用小班化与导师制、开设中国文化和文化特色课程、海外直选师资、100%大学升学保障。

马可波罗国际教育学校有什么特色吗?

马可波罗国际教育学校校园环境优美、美式高中课程的开设、采用走班制度与小班化管理、设置中国文学特色课程、教师从海外优选、100%大学升学保障。

不能为空
学校开放日预约信息填写
不能为空
不能为空
验证码
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