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常春藤国际高中入学条件 选择国际学校注意事项
来源:火种教育
时间:2024-05-20 18:03:24
本文目录一览:
浙江常春藤国际高中入学条件
浙江常春藤国际高中入学条件为校考,包括笔试和面试。
浙江常春藤国际高中的介绍:
浙江常春藤A-Level国际学校成立于2010年,是一所由外方管理、融汇中西文化精髓的寄宿制国际学校。学校由原英国贵族伊顿公学(Eton College)教务管理者OLIVER博士出任校长,由资深外籍教师执教,中方海归教师辅助教学。
浙江常春藤A-Level国际学校共有两个校区,小和山校区和绿城新校区。学校以“回归教育本质,追寻教育真理,享受教育幸福”为办学理念,推崇“包容、继承、分享、开放、责任、幸福”的校训,旨在成为一所融汇中西文化精髓的优秀国际学校。
常春藤学校主要开始IGCSE、A-Level、多语种课程和艺术课程。采用英国课程体系(A-Level),分为3年制和4年制。学生通过1-2年IGCSE课程的学校,考取对应的IGCSE证书,然后再学习2年A-Level课程,考取对应的A-Level证书,并通过此成绩申请海外大学。
选择国际学校注意事项
虽然读国际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中产以上家庭的孩子,但是国际学校招生是有一定门槛的,并不是有钱就能上。国际学校分为三类: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私立国际学校、公立学校国际部。我们以这三类国际学校为例,为您分析国际学校的就读门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身份门槛:国籍要求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这类学校对国籍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要求孩子一定要拥有一本外国护照或者父母有一方是外籍。
私立国际学校
不限制户籍,无论是京籍、非京籍、外籍学生均可以申请报名。
公立学校国际部
拥有本地户口的家庭,部分国际部也招成绩非常好的非京籍学生。
二、证件门槛:证件要求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至少一方学生家长持有有效的外国护照,及北京市出入境管理总队签发的工作类居留许可;
至少一方学生家长及学生持有有效的外交护照,及外交部礼宾司签发的外交居留许可证;
至少一方家长及学生持有有效的外国护照,及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北京市出入境管理总队签发的团聚类居留许可。
私立国际学校
非京籍家庭在小学、初中阶段在北京读私立国际学校需要准备四证,即在京实际居住证明、在京就业务工证明、全家户口簿、北京市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卡。如四证审核不通过则无法为学生上学籍,多数国际学校也不会招收。
注:高中阶段申请私立国际学校,没有证件要求,直接申请到校参加入学考试即可。
公立学校国际部
以北京为例,如果想要在公立学校国际部就读,则必须是北京户口的家庭,或符合北京九类人的非京籍家庭(等同京籍户口对待)。对于这类学校,非京籍家庭可选的学校数量比较有限,建议优先考虑私立国际学校。
三、入学门槛:入学考试要求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申请生需要通过学校自命题的笔试+面试测试,择优录取。
私立国际学校
申请生需要通过学校自命题的笔试+面试测试,择优录取。
针对低年级段,国际学校会采用课堂观察+面试的方式考察申请家庭,高年级段则需要参加入学考试,考试内容包括数学、英语等科目,部分学校要求标化考试成绩单(雅思、托福、SSAT等)。不仅要考学生,还要考家长。
推荐阅读:北京比较好进的私立国际学校:
1、北京爱迪国际学校( -xxm-zd )
2、北京朝阳凯文学校( -xxm-zd )
3、北京私立汇佳学校( -xxm-zd )
4、北京王府学校( -xxm-zd )
5、青苗学校( -xxm-zd )
6、北京中加学校
7、北京新府学外国语学校
8、北京房山诺德安达学校
9、北京顺义诺德安达学校
公立学校国际部
申请生必须要有中考成绩,同时还需要参加公立国际部的加试考试(英语口试和面试)。
以就读私立国际学校为例,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在优质私立学校就读,就要做好以下准备,对孩子入学且提早适应国际学校的环境都有好处。
1.密集且关注各大国际学校的最新招生动态,是否有足够的学位;
2.提升孩子的学术能力,必要时可以到机构进行入学备考培训;
3.了解关注的北京国际学校的基本信息,例如学校的教育理念、学校历史、课程等;
42.了解一些热门国际学校和家长面谈时常问到的问题,以便面试时做好准备。
总结:就读国际学校有门槛,但是各位家长也不用过于担心,找专业人士提前做好咨询,根据家庭和孩子自身的情况做好准备(学习层面、心理层面),相信一定能被优质的国际学校录取!
天津英华国际学校高中2022招生条件
依据适龄学生人数,科学划定学区片,公办初中实行划片招生,全面落实 免试就近入学 政策。坚持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切实落实国家 义务教育 免试就近入学要求。1、凡具有本区户籍(含蓝印户籍)的学生,持 居民户口簿 、学生父母的合法固定居所证明、小学毕业学校打印的《天津市初中入学信息登记表》,在规定的招生时间内,到所属服务区公办初中报名登记。学生户籍的户主,必须是学生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2、本市跨区“人户分离”的小学毕业生,依据市教委文件精神,由户籍地所属区先行统筹安排入学。因现行户籍政策无法实现“人户统一”,确需在实际居住地入学的,由教育局统筹协调安排入学。
3、本区跨镇街“人户分离”的小学毕业生,由户籍地所属镇街先行统筹安排入学。因现行户籍政策无法实现“人户统一”,确需在实际居住地入学的,由教育局统筹协调安排入学。
4、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区教育局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